海關總署:我國與最不發達國家進出口貿易增長7.5%
據海關統計,2024年我國與聯合國定義的45個最不發達國家進出口額達到1.42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7.5%,占同期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3.2%。其中,出口額為8664.6億元,增長4.3%;進口額5565.5億元,增長12.8%。
▍船舶、工程機械等產品出口增長強勁,助力外貿客戶發展建設
2024年,我國向最不發達國家出口機電產品3942.2億元,增長13.5%,占我國對這些國家出口總值的45.5%。其中,船舶出口表現尤為突出,出口額達690.8億元,增長65.9%,主要出口至全球第一大船旗國利比里亞,出口金額654.3億元,增長67%,成為我國船舶第二大出口市場(次于我國香港地區)。此外,工程機械和貨車出口分別為165.3億和91.6億,分別增長28.9%和39.5%,有力地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發展建設,為當地外貿客戶提供了高質量的設備支持。同時,我國出口勞密產品2481億元,增長3.7%,占28.6%,其中紡織品1623.5億元,增長15.3%,滿足了不同外貿客戶的多樣化需求。
▍最不發達國家成為我國部分資源類產品進口的重要來源
2024年,我國從最不發達國家進口銅材、原油、金屬礦砂分別為1469.6億、1364.2億、1221億元,合計占我國從這些國家進口總值的72.9%。最不發達國家已成為我國銅材、鋁礦、錫礦、鎢礦、鈦礦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,分別占我國同類商品進口總值的38.2%、73.1%、65.4%、57.7%、58.1%。這種穩定的資源供應關系,不僅保障了我國相關產業的原材料需求,也為當地外貿客戶提供了可靠的出口渠道,確保了供應鏈的穩定性。
▍單邊擴大開放政策助力單月進口值創新高,拓展外貿客戶合作空間
自2024年12起,我國給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%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。受此政策推動,12月份我國從最不發達國家進口額達512.7億元,增長18.1%,較前11個月增速快5.8個百分點,規模創月度新高。其中,自剛果民主共和國、幾內亞、老撾、贊比亞分別進口156.3億、54.7億、35.6億、33.9億元,分別大幅增長84.6%、40.3%、25.7%、127.2%,合計占我國從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總值的54.7%。這一政策的實施,不僅降低了外貿客戶的成本,也為雙方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合作機會,促進了我國與最不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。